95萬平方米雙會場聯動,400余家機構四海云集、數千件硬核科技新展……2024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下稱“海博會”)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亮相廣東深圳。來自廣東的眾多海洋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在展會上大放異彩,秀出了“海洋強省”的豐碩成果。
海博會現場人潮涌動
“今年的海博會人流量更大了!”
“今年的海博會人流量更大了,這一上午我們已發完了好幾盒名片,還有不少外國友人過來洽談。”廣州至遠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張旭表示,公司每年都參加海博會,已將海博會當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尋找合作機會的重要平臺。
張旭認為,海博會提供了企業與新老合作伙伴見面交流的平臺,在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商機等方面有著更直接的成效。浙江某企業代表朱先生就是該公司的老朋友之一,此次專程從杭州趕來參加海博會。“我這次是來一睹他們最新技術產品的風采,看有沒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同時我也希望能在這里找到更多新的合作伙伴。”朱先生說道。
“公司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海博會了,這一次感覺主辦方在展館布置、展位安排等方面都更細致周到。”廣州賦安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行業經理劉詩明表示,公司前兩次參加海博會都收獲了不少合作伙伴。
據了解,本屆海博會聚焦六大應用場景,重點展示船舶及港口航運、海洋能源、海洋工程與環保、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與醫藥、海洋旅游與文化,全面凸顯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硬核實力。展覽總面積達9.5萬㎡,預計吸引約500家全球展商參與,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創新、合作與交易。
海博會歷來是全球海洋領域“硬核裝備”和先進技術成果的年度“秀場”,今年也不例外。從深遠海大國重器“藍鯨1號”“維京龍號”“海葵一號”,到海上基建頂梁柱“太湖之星”“新海鱘”“津安1”號,再到不斷刷新國內外紀錄的深海作業機器人、無人船艇、水上飛機、動力沖浪板、水下滑翔器、潛水推進器等,海洋高端裝備悉數登場。
首次組團參加海博會的江門市展團展出的多項產品技術水平達世界一流。其中,中交四航局“四航永興”號是全球最大移動船塢、寬扁淺吃水型半潛駁船;“四航固基”號是國內第一艘DCM深層水泥攪拌船、“中國智造”的“深海打樁機”;“伏羲一號”是全球單體最大網箱平臺,也是全國首個風漁融合海洋牧場和綜合實驗平臺,2024年9月完成首批魚苗投放,預計可年產優質海魚約900噸,年產值5400萬元。
海博會致力于海洋產業的強鏈補鏈,為培育壯大涉海中小企業“借梯登高”、對接資源,推動海洋經濟實現從量到質的躍升,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深圳市鰭源科技展位,一款款水下運動機器人的展示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旁邊屏幕上的數據,則是由水下機器人將所“看”所“感”實時傳輸回陸域形成。
珠海紫燕無人飛行器有限公司展出的無人飛行器“灰鯨G1”也頗為吸睛,不少觀眾圍在直升機前咨詢拍照。“該款無人機專為低空運輸而打造,飛行距離能達到60公里,克服了傳統船舶的運輸限制,特別是在海島間或海上鉆井平臺實現高效運輸。”工作人員黃曉冰介紹道。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珠海)”揭牌儀式,該試驗場揭牌后正式對外提供測試服務,并啟動首批海上試驗,標志著試驗場從籌備向應用邁出重要步伐。
據介紹,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珠海)將聚焦海洋六大產業和五大海洋產業集群,服務灣區、深耕南海、拓展深藍,構建集技術研發、測試試驗、成果轉化、產品孵化、檢驗檢測于一體的海洋公共服務平臺,支撐和服務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海洋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廣東貢獻。
打造高質量發展“藍色引擎”
一直以來,廣東不斷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萬億級的海上牧場、海上油田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千億級的海上風電、海工裝備產業集群產業初顯雛形,成為全國海洋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多年來,廣東通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開展海洋生態保護修復“五大工程”,建設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高質量推進廣東紅樹林營造修復任務。據統計,累計整治修復海岸線超過100千米,建有各級涉海自然保護地124個,保護面積達39萬公頃;珠海三角島等7個海島入選國家級和美海島;“國寶”紅樹林面積居全國第一。
珠海三角島
此外,廣東還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持續加強高水平多層次的海洋創新平臺建設。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珠海)、國家深海科考中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字號”創新平臺落戶廣東,萬米鉆深的“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冷泉生態系統、極端海洋動態過程多尺度自主觀測科考設施等一批“國之重器”涌現大灣區。
近年來,廣東立足全省海洋資源稟賦,以海洋電子信息、海上風電、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天然氣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務六大產業為抓手,大力推動海洋經濟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
從2018年起,省財政連續7年安排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約19.5億元,支持海洋六大產業創新發展。通過專項資金投入與項目實施等系列舉措,海洋新興產業近五年年均增速達13.7%,帶動海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全省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