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陽曲縣116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30萬元以上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初步統計,全縣116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30萬元以上,其中:100萬元以上的村28個,占比24%。
近年來,陽曲縣最大限度發揮“千萬工程”在鄉村振興中的牽引和整體帶動作用,堅持黨建引領,突出因地制宜和分類施策,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助推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陽曲特色的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之路。
“三動一體”聚合力
陽曲縣將持續壯大集體經濟作為縣鄉村三級“黨建引領、頭雁領航”書記項目,推動政策、資源、力量向基層聚集。加強政策撬動,堅持頂層設計,全面壓實責任,該縣縣委組織部牽頭抓總,推動出臺農業、鄉村振興、科技等行業部門的村集體經濟項目包裝策劃推介扶持、創業金融扶持、科技投入扶持等一攬子“干貨”措施,助推一批發展潛力大、基礎條件好的重點村做優做強,保障一批基礎設施落后、資源優勢不突出的薄弱村做大做實。堅持典型帶動,全縣116個村(社區)按六類統一規劃,立足“土”、突出“特”、形成“產”,打造“一鄉一品”品牌矩陣,靶向發力,推動92個試點項目集群化、規;、品牌化發展。突出人才驅動,打出“下沉+招引+內育”組合拳,選優、派強、管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強鏈補鏈助推產才深度融合,成立本土人才庫并開展靶向培訓20次,縣鄉村三級干部、農村各類帶頭人及12萬農村群眾鄉村振興主力軍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雙拳出擊”釋活力
該縣堅持把整合基層閑置資源、盤活“沉睡資產”作為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路徑。一方面實行專項整治開路,鞏固“清化收”成果,開展農村“三資”管理專項整治,出臺黨建引領農村治理“三個規范”,建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全面摸清98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底,進一步規范集體資金資產使用,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農村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另一方面引導社會力量助力,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通過交易聯結、要素聯結等方式切實提升訂單農業、托管服務實效,推動集體經濟更好嵌入產業鏈發展。截至目前,全縣58家民營企業投入資金1.5億元,帶動116個村、1.5萬戶群眾增收致富。
帶活全域增動力
陽曲縣始終按照市委統一部署,深化“特”“優”戰略實施。該縣依托城郊農業、文旅康養、服務園區等資源優勢,引入山西農業大學成立城郊農業研究院,引領城郊農業經濟新發展,創辦“蘋果科技小院”,研發“維納斯”蘋果新品種,帶動周邊果農畝均增收3000元;開展有機旱作托管1.2萬畝,畝均增收300元。開展“電商助力”行動,建立9個鎮村電商特色示范服務站、98個村級物流服務站,實現快遞“村村通”;引導16個村在特色產業發展集聚區域打造集體經濟產品電商直播間或示范基地,開展“鄉村網紅直播”100多場次,讓好產品擁有“好錢景”;打造“首邑田園”電商區域銷售公共品牌,開發農產品30種,今年以來,該縣帶動縣域農產品銷售近1億元,同比增長超30%,其中“陽曲小米”每公斤價格提升4元。
探索新型經營模式,致富路上挖潛力。陽曲縣組織鄉村帶頭人多種形式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推動鄉村振興。該縣借鑒浙江省成立“強村公司”聯村帶農致富的新實踐經驗,深挖自身潛在優勢,成立首邑振興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按照縣屬國企與村集體“龍頭公司+村集體”或“龍頭公司+合作社+村集體”的模式,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實行統一整合資源、統一負責運營、統一對接市場、統一利益分配的經營模式,圍繞農產品銷售推廣及五大園區家政物業服務、后勤保障供給、勞務輸出、渣土消納工程項目等需求,29個村集體入股,10個村集體實現經營性增收100萬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