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0月18日消息(記者官文清)10月18日,“向文物致敬”系列活動——“砥礪奮進 再續華章:新時代廣州考古發現與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在廣州大學城南漢二陵博物館開幕,展出了新時代以來廣州考古出土的220件(套)文物和一批珍貴的文獻、影像資料。展覽將持續至12月1日。

再現“老廣”生活意趣

本次展覽聚焦新時代以來廣州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系列成果,分為“法規護航”“考古發現”“文物保護”“海絲申遺”“傳播傳承”五部分,展出了可移動文物、考古遺產、文物建筑等重要文物保護成果,生動展示了廣州文化遺產事業快速發展、文物法規日益完善、文物保護成績顯著、文物利用亮點紛呈的工作局面。

漢代陶鸮形五聯罐(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值得關注的是,漢代陶鸮形五聯罐、青釉雞首壺等兩件一級文物,以及陶鹿座燈、戳印銘文陶罐等精品文物也在本次展覽中亮相,觀眾可以“透物見人”,感受廣州先民的喪葬習俗、生死觀念與生活意趣。此外,2024年廣州動物園穿山甲館建設項目、東山大墓出土漆木器保護修復等項目中部分文物,系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觀眾陳女士告訴記者,展覽中看到了不少新奇有趣的文物,比如“長著”五個貓頭鷹的漢代陶鸮形五聯罐,以及古人裝飾用的玉玨水晶等物件,還有很多家畜相關的陶俑。“這些文物能拉近我們和古人的時空距離,讓我們感知到古人的生活意趣,同時也了解到廣州2000多年以來的歷史文化變遷。”

青釉雞首壺(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本次展覽有大批的文物都是首次向面向公眾展出,這些文物都印證了廣州近2000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蘊。”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朱明敏告訴央廣網記者,這些文物反映出了嶺南地區和中原地區文化相互交融的過程。

朱明敏表示,廣州的歷史文化特征既融合了中原主流文化的元素,也有本地的地域特色。“比如在先秦時期,廣州出土的文物有很多‘越人’文化的元素在里面,跟中原有明顯的文化差異;但到了秦漢以后,從文物中可以看到吸收了中原正統文化的一些內容,從而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嶺南文化。”

切實加強文保利用力度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文物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地方立法的城市之一,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廣州市文物保護規定》《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廣州市博物館規定》《廣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規定》等一批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在新時代相繼公布實施,為全市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起到了重大的保障和促進作用。

觀眾正在觀看現場展品(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新時代以來,廣州地區史前先秦考古成果豐碩,從化獅象遺址、增城金蘭寺遺址、黃埔竹園嶺、陂頭嶺、茶嶺、甘草嶺、沙嶺和廣東廣雅中學等一批重要史前先秦遺址的發現,極大地充實了廣州地區的史前先秦考古材料,為探索距6000-2000年前廣州以至環珠江口地區的人類社會面貌,以及嶺南文化形成、發展及融入多元一體中華文化體系的歷程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歷史時期考古成果精彩紛呈,小馬站-流水井,解放中路安置房,廣州市大佛寺南院區,增城蓮花書院,南石頭監獄遺址等考古項目的重要發現,記錄了廣州自建城以來2200余年綿延不斷的發展軌跡。

這些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讓廣州的歷史軸線極大延伸,廣州的歷史信度顯著增加,廣州的歷史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廣州的城市記憶和歷史圖景變得豐滿、鮮活而生動。

觀眾在觀看漢代陶鸮形五聯罐(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此外,廣州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和東方大港。珠飾、玻璃器,各類瓷器,南海神廟、明清碼頭遺址等考古發現和文物史跡、文獻記載相印證,見證了廣州自秦漢以來2000多年持續不斷與海外地區交往交流的歷史,實證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端的重要港口和商業都會,是廣州開放開拓、多元包容城市特質的生動體現。

當前,廣州作為海絲保護和申遺牽頭城市,努力構建海絲聯合申遺新格局,積極發揮申遺引領作用,推動申遺取得實質性進展。

編輯:鄭少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