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夜露起,安茶飄香時。10月20日下午,“萬里茶道祁門紅 千秋大業安茶香”2024安茶夜露活動在祁門縣蘆溪鄉舟上·安鄉茶文旅民宿啟動,各地茶商、茶客、游人在安茶集市間穿梭駐足,品茶論茶,共謀安茶發展大計。

以夜露的名義,讓一種節慶匯聚八方英才

說起安茶,不得不提起“白露”。“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也是安茶精制的關鍵環節。“白露”過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時,茶人們會選擇白天晴朗、夜晚露水濃重的日子,將用高火提香后的干茶均勻攤曬在竹席上,使之浸潤在露水中,并定時進行翻晾,利用晝夜溫差為安茶提供養分。茶與人相伴,人與茶同眠,正是這一道“神秘”又“有趣”的夜露工序,為安茶增添了別樣風味。

祁門縣蘆溪鄉是安茶的核心產區,被譽為安茶故里。近年來,祁門縣以舉辦安茶夜露活動為契機,誠邀四海賓朋、八方英才相聚蘆溪,品茶香、敘茶緣、話茶事,為復興安茶獻計獻策。

活動現場,眾多茶界“大咖”分享專業觀點,為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安徽文旅十佳短視頻創作者尚娟為觀眾傾情推薦發布了祁門“紅與黑”茶旅線路并推介祁門安茶,帶領大家探秘“神秘的安茶”;知名茶空間主理人談曉佳以及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阿曼特、巴基斯坦的梅蒙與主持人開展深度對話,講述了他們與安茶“結緣”故事,并分享了安茶在東南區域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安徽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井銘從康養視角深度解析安茶,用數據揭示安茶的營養成分與養生奧秘。

以圣茶的名義,讓一段故事傳唱經久不衰

獨立六茶外,安然一盞中。祁門安茶創制于明末清初,興盛于民國時期,以其獨有的“夜露”工藝和“竹、箬、茶”三香合一聞名于世,兼具陳香高長、綿柔醇滑之品鑒價值和祛濕解暑、安五臟順六腑等藥用價值,曾獲中國茶葉博覽會黑茶類“金獎”,安茶制作技藝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百多年前,安茶經閶江水運至景德鎮、九江,輾轉千里暢銷兩廣、香港、東南亞等地,曾有“樓下喝普洱,樓上喝安茶”之盛況,被譽為“圣茶”“神仙茶”。

相比百年祁紅的賡續不斷,安茶顯得滄桑不少,走過一段艱辛的路程,曾經輝煌一時,亦曾不見蹤跡,直至今日才走向復興,昔日的滄海明珠正熠熠生輝、光彩奪目。近年來,祁門縣致力于講好祁紅故事、安茶故事,向全世界展示祁門紅茶、安茶的魅力,努力讓“萬里茶道祁門紅千秋大業安茶香”享譽地球村的每一個角落。

如今,中醫康養成為流量密碼,“藥食同源”成為養生消費的熱門選擇,安茶被稱為“能喝的中草藥”,祁門縣的茶商們正在通過創新融合的方式,將安茶與金銀花、桑葉、陳皮、荷葉等多味中草藥組“CP”,為安茶的傳承創新發展提供新的“打開方式”,新時代的安茶故事正在被續寫和改寫。

以復興的名義,讓一片葉子帶動百姓致富

安茶主產自祁門縣蘆溪鄉,這里生態環境絕佳,人文底蘊深厚。倒湖十八灣是鑲嵌在蘆溪鄉的一顆璀璨明珠,十八個灣口,或水流湍急,或碧靜如絲,憑借動人水韻“吸粉”無數。好山好水出好茶,蘆溪鄉境內青山佇立、竹木蔥茂,水波蕩漾,云霧繚繞,溫度適宜,是優質的安茶原料供應地。

近年來,祁門縣高度重視安茶產業復興,深入踐行“三茶”統籌理念,堅定不移增產量、提質量、擴市場,祁門安茶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扎實推進全域茶園綠色防控,獲批安茶省級地方標準,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培育各類生產加工企業20余家,2024年全縣安茶產量近700噸,產值超億元。連續舉辦安茶品鑒會、“復興安茶”系列論壇、安茶夜露活動等活動,實施“安鄉”茶園田園綜合體項目,建成舟上·安鄉、青山白露等茶文旅民宿,安茶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與此同時,祁門縣協同域內龍頭茶企,敏銳布局安茶新風口,重點圍繞安茶的推廣、渠道建設和品牌營銷,深耕廣東東莞、中山、廣州、深圳等市場,輻射港澳臺和東南亞地區。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祁門縣人民政府、黃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黃山市農業農村局、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黃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周正 汪娜 包婷婷 丁智鴻)

編輯:趙家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