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9日(記者 姜秀平)進入三伏天,陽光暴曬,連續高溫,全國多地都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遇到前兆中暑的情況,多數人能想到的解暑藥就是藿香正氣,不管是惡心、頭暈還是發熱拉肚子,來一瓶藿香正氣水總能藥到病除。甚至重慶近期電商平臺上銷售量暴增的首位產品就是藿香正氣水;旧希较阏龤馑褪菄衲J的防暑解暑最佳選擇。那除了藿香正氣水還有哪些常備防暑藥品?該如何辯證使用呢?央廣網中華名醫號邀請了北京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焦志宏醫生給大家答疑解惑。

有哪些常用防暑解暑藥?

焦志宏介紹,天氣炎熱,偶爾會用到解暑藥,不同的解暑藥,適用癥也不一樣,以下列舉5種常用的解暑藥。

1.藿香正氣水:解因避熱貪涼引起的“陰暑”。具有散寒化濕、和中祛暑的作用,主要用于暑熱夾濕造成的輕度中暑。表現為頭痛身重、四肢酸痛、怕冷發熱、無汗等,有的還伴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癥狀。

用法: 每次1瓶,一日兩次,服用時可吃消暑利濕的食物。

禁忌:服用本品時不能吃甜食。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均應根據體質不同分別使用不同劑量。

2.人丹(仁丹):治暴曬中暑。用于因烈日暴曬引起的中暑。

用法:人丹保健脾胃的功能更強,主要用于中暑伴有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可以口服或含服,每次10-20粒;仁丹清暑開竅更佳,主要用于暑熱導致的頭痛、頭暈,可含化或用溫開水送服,每次10-20粒。

禁忌:人丹中所含的朱砂具有毒性,不可隨意服用,也不要超量服用,以防中毒。嬰幼兒不宜服用。老年人和小孩肝腎功能欠佳,不能常吃仁丹。

3.十滴水:治陽暑后的頭暈、腹痛。用于病程短暫的中暑病人,用于緩解中暑后出現的頭疼、頭暈、高熱、嘔吐、胸悶等癥狀。

用法: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兒童減半)滴入1杯白開水中,攪勻服下。兒童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止小兒生痱子。

禁忌:十滴水所含的藥物成分有一定毒性,不宜多服,孕婦忌用。不能用于解“陰暑”。

4.清涼油:頭痛、頭暈。用于暑熱頭痛、頭昏。

用法:用食指尖取少量清涼油涂抹于太陽穴或頭頂部,然后輕輕按摩2-3分鐘。

禁忌:忌誤觸及眼睛、口腔、外陰等處,孕婦、新生兒、產婦禁用。

5.風油精:頭痛,腹痛。用于緩解頭痛、頭暈和貪涼引起的腹痛等不適癥狀。

用法:取少量風油精涂抹在太陽穴上,可起到提神醒腦、祛暑鎮痛作用。

禁忌:孕婦、產婦及嬰幼兒禁用 。

不容忽視的“陰暑”

中醫認為,傷暑有陰、陽之分,“動而得之者為陽暑”,“靜而得之者為陰暑”,焦志宏表示我們平時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陽暑;颊叨嘣诹胰障聞谧鳎蜷L途行走,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突然出現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體若燔炭、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氣粗,且舌紅苔黃少津,脈洪數等,這種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

陽暑者熱性也,脈浮洪有力,或洪數,面垢喘咳,壯熱心煩,口渴欲飲,蒸蒸自汗。西醫以大量補液物理降溫,糾正水電平衡及酸堿,各臟器支持為主,中醫陽暑的治療以清熱解暑為主,可選用白虎加人參湯,清絡飲,清暑益氣湯等。

焦志宏強調,人們對陽暑的預防較為重視,但對陰暑證往往認識不足。陰暑的發病多是因為夏日過于避熱貪涼引起,即所謂“靜而得之者為陰暑”,如夜間露宿室外,或坐臥于陰寒潮濕之地,或乘涼時間過長,或運動勞作后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空調致病等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正如明代張景岳指出:“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陰暑!睋Q而言之,陰暑的致病原因不單純是暑邪,兼有寒和濕,所以陰暑不像中暑那樣明朗化和發病急驟。陽暑和陰暑的癥狀與用藥迥然不同,切不可混淆,否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陰暑者寒也,脈浮有力,或浮緊,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疼痛而心煩,肌膚無汗大熱。目前發熱病人高發,大多全身酸痛,無汗畏寒,為空調所致的陰暑。中醫用藥以辛溫解表為主,可選用麻黃湯、香薷飲、藿香正氣水等。

解暑藥能提前吃嗎?

焦志宏告訴記者,解暑藥品是緩解中暑后氣悶潮熱等癥狀的,而沒有癥狀,服藥意義就不大。與其他藥物一樣,解暑藥品也并非適用于所有人群。

就藿香正氣水而言,主要功效有祛暑解毒、化濕和中,臨床凡有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表現為感冒、嘔吐、泄瀉的患者,均可使用。但很多人拿藿香正氣類藥物當作預防中暑的藥物使用,實際上這類藥物屬于溫燥型制劑,用于預防中暑,犯了中醫“虛虛之戒”,基本起不到預防中暑的作用。

對于十滴水來說,十滴水有祛暑散寒、健胃的功效,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有的人會事先喝點十滴水,用于預防中暑,這沒多大作用。十滴水適合在發病時服用,而且通常用于病程僅持續數十分鐘或數小時的急癥,不宜當成預防用藥。

預防中暑關鍵要做到三餐定時、睡眠充足、適度鍛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等,增強身體免疫力,并不需要特意服用“防暑藥物”來預防中暑。

防暑小貼士

除了藥物預防,焦志宏醫生還給出了五條生活建議從根本上預防中暑。

1.防烈日暴曬,外出做好遮陽。

夏日外出盡量避開高溫時段,最好不要在中午前后在烈日下行走或勞動,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高,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涂抹防曬霜,也避免陽光直射頭部,引起日射病。

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淺色、透氣性好、寬松一些的衣服,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2.及時補水,適當補鹽。

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及時飲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口渴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每次喝水控制在100-200ml,少量多次補水,要喝溫開水,不要喝冰水。根據氣溫的高低,一般人員每天喝1.5-2升水,高溫作業人員,每天可喝3-5升水。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丟失的鹽分。

3.勤洗澡,多擦拭。

多洗澡或多用濕毛巾擦拭皮膚,當過于炎熱的時候應該用涼水沖淋頭部及頸部,讓水分蒸發幫助散熱。

4.合理飲食,補充營養。

夏天以易消化的清淡飲食為主,避免傷及脾胃。吃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高,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此外,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群,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從養生來說,夏季應禁忌冷飲。

5.合理安排起居,保證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同時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夜間最佳就寢時間是23時之前。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中午建議小憩一會,一般15-30分鐘為宜。

編輯:雷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