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養生,就是在“天人相應”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濟生活等方法,保護和增強人的心理健康達到形神高度統一、提高健康水平。所調“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而且還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歷代養生家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壽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藥,《淮南子》說:“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素問·上古大真論》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不懂得養神之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以達到健康長壽目的的。
調神之法概括起來有:清靜養神、立志養德、開朗樂觀、調暢情志、心理平衡等方面。
一、清靜養神
清靜,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因神氣清凈而無雜念,可達真氣內存,心神平安的目的。此處之“清靜”是指思想清靜,即心神之靜。我們提倡的思想清靜主要是思想專一,排除雜念,要思想安定,專心致志地從事各項工作、學習。
(一)調養心神是養生之本
調神攝生,首在靜養。養生家認為靜養之要在于養心,道、儒、佛、醫都有此主張。“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煉心,要皆參修心學一事”。凡事皆有根本,養心養神乃養生之根本。
《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了“恬淡虛無”的養生防病思想。“恬淡虛無”之要旨是保持靜養,思想清靜、暢達情志,使精氣神內守而不散失,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有利于防病去疾,促進健康。
(二)清靜養神的方法
1、少私寡欲。少私,是指減少私心雜念;寡欲,是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嗜欲。因為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欲望太高太多,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郁、幻想、失望、悲傷、苦悶等不良情緒,從而擾亂清靜之神。使心神處于無休止的混亂之中,導致氣機紊亂而發病。
2、養心斂思。養心,即保養心神;斂思,即專心致志,志向專一,排除雜念,驅逐煩惱。從養生學角度而言,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凝神斂思是保持思想清靜的良方。要想取得保養心神之良效,必須具備心地光明磊落,志有所專的品德。
二、立志養德
正確的精神調養,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只有對生活充滿信心,有目標、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進行道德風貌的修養和精神調攝,更好地促進身心健康。
(一)立志修養
養生,首先要立志,所謂立志,就是要有為全人類服務的偉大志向,樹立起生活的信念,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樂趣。也就是說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這是每個人的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
理想和信念是青少年健康成才的精神保障,有了正確的志向,才會真正促使他們積極探索生命的價值,尋找生活的真諦,追求知識,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理想和信念又是老年人的延長生命活力的“增壽劑”,不畏老是健康長壽的精神支柱,產生不畏老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礎就是晚年的理想和追求。
(二)道德修養
古人把道德修養作為養生一項重要內容。儒家創始人孔子早就提出:“德潤身”,“仁者壽”的理論。他認為講道德的人,待人寬厚大度,才能心曠神怡,體內安詳舒泰得以高壽。
從生理上來講,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達,心理寧靜,有利于神志安定,氣血調和,人體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規律的進行,精神飽滿,形體健壯。養德可以養氣,養神,使“形與神俱”,健康長壽。
三、開朗樂觀
性格開朗,精神樂觀是健身的要素、長壽的法寶,這是人所共知的常理。
(一)性格開朗
性格是人的一種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現在人已經習慣了的行為方式上。性格開朗是胸懷寬廣、氣量豁達所反映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性格雖然與人的基因和遺傳因素直接相關,但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是可以改變的。
培養良好性格的基本原則是,從大處著眼,從具體事情入手,通過自己美好的行為,塑造開朗的性格。首先要認識到不良性格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看問題、處理問題要目光遠大,心胸開闊,寬以待人,大度處事。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學習和業余生活,豐富生活內容,陶冶性情。
(二)情緒樂觀
情緒樂觀既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需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精神樂觀可使營衛流通,氣血和暢,生機旺盛,從而身心健康。
要想永保樂觀的情緒,首先要培養開朗的性格,因為樂觀的情緒與開朗的性格是密切相關的。心胸寬廣,精神才能愉快。其次,對于名利和享受,要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要體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這樣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滿足。再次,培養幽默風趣感,幽默使人養成無憂無慮,開朗樂觀的性格。
四、保持心理平衡
當代社會的特點之一是競爭。長期處在高節奏的競爭環境中,容易產生焦慮、心力疲勞、神經質等心理現象。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心理健康。
競爭社會所需要的心理素質,首先要有頑強的毅力,毅力是一種持久堅強的意志,它是精神健康的有力保證。同時,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心地坦然的迎接新的挑戰。
在競爭社會冢,有些人在競爭失敗后,可產生自卑感,社會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興趣和能力也是多種多樣的,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從來不曾有過全能的“天才”。不必為一時一事的失利而苦惱,喪失信心。
競爭的社會更易產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心理現象,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會降低人體生理功能而導致身心疾病。消除嫉妒心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培養正確的拼搏精神,即樹立歡迎別人超過自己,更有勇氣超過別人的正確觀念。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現,而且各種情志活動都有抒發自己感情起著協調生理活動的作用。因為憤怒、悲傷、憂思、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壓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疏泄,便對健康有害,甚至會引起疾病。
所以當情志過激時,應及時通過主動的控制和調節,避免不良情緒對人體的進一步損害。情志的調節可分為節制法、疏泄法和轉移法等。
一、節制法
所調節制法就是調和、節制情感,防止七情過極,達到心理平衡。重視精神修養,首先要節制自己的感情才能維護心理的協調平衡。
(一)遇事戒怒
“怒”是歷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怒不僅傷肝臟,怒氣還傷心、傷胃、傷腦等,導致各種疾病。
制怒之法,首先是以理制怒。即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沖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雖遇可怒之事,但想一想其不良后果,可理智地控制自己過極情緒,使情緒反映“發之于情”,“止之于理”。其次,可用提醒法制怒。在自己的床頭或案頭寫上“制怒”、“息怒”、“遇事戒怒”等警言,以此作為自己的生活信條,隨時提醒自己可收到良好效果。再次。怒后反省,每次發怒之后,吸取教訓,并計算一下未發怒的日子,減少發怒次數,逐漸養成遇事不怒的習慣。
(二)“寵辱不驚”
人世滄桑,諸事紛繁;喜怒哀樂,此起彼伏。老莊提出“寵辱不驚”之處世態度,視榮辱若一,后世遂稱得失不動心為寵辱不驚。對于任何重大變故,都要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不要超過正常的生理限度。
二、疏泄法
把積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宣達、發泄出會,以盡快恢復心理平衡,稱之為疏泄法。
(一)直接發泄
用直接的方法把心中的不良情緒發泄出去,例如當遇到不幸,悲痛萬分時,不防大哭一場;遭逢挫折,心情壓抑時,可以通過急促、強烈、粗獷、無拘無束的喊叫,將內心的郁積發泄出來,從而使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恢復平衡。發泄不良情緒,必須學會正當的途徑和渠道來發泄和排遣之,決不可采用不理智的沖動性的行為方式。
(二)疏導宣散
出現不良情緒時,借助于別人的疏導,可以把悶在心里的郁悶宣散出來。所以,擴大社會交往,廣交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是解憂消愁,克服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研究證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縮小“人際關系心里距”,是醫治心理不健康的良藥。
三、轉移法
轉移法又可稱移情法。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變人的思想焦點,或改變其周圍環境,使其與不良刺激因素脫離接觸,從而從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或轉移到另外事物上去。
(一)升華超脫
升華,就是用頑強的意志戰勝不良情緒的干擾,用理智戰勝生活中的不幸,并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為的動力,投身于事業中去,以工作和事業的成績來沖淡感情上的痛苦,寄托自己的情思。
超脫,即超然,思想上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動上脫離導致不良情緒的環境。在心情不快、痛苦不解時,可以到環境優美的公園或視野開闊的海濱漫步散心,可驅除煩惱,產生豁達明朗的心境。
(二)移情易性
移情,即排遣情思,改變內心情緒的指向性;易性,即改易心志,進過排除內心雜念和抑郁,改變其不良情緒和習慣。“移情易性”的具體方法很多,可根據不同人的心理、環境和條件等,采取不同措施,進行靈活運用。比如:情緒不佳時,聽聽適宜的音樂,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喜劇,苦悶頓消,精神振奮。
(三)運動移情
運動不僅可以增強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快。因為運動可以有效地把不良情緒的能量發散出去,調整機體平衡。當自己的情緒苦悶、煩惱,或情緒激動與別人爭吵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打球、散步、爬山等活動,也可采用傳統的運動健身法和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太極拳等。
(焦志宏,北京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 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授權本網發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