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王茅鎮因地制宜、立足稟賦,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水資源,逐漸發展起了特色水產養殖業,讓小產業逐步釋放大活力,強力助推鄉村振興。

“這是我剛剛從池塘里面撈出來的大閘蟹,這是咱三月份下的苗,從南方帶回來的苗子,大閘蟹一個月脫一次殼,現在正是長骨架的時候,現在有1兩多...”養殖戶韓永軍說。

韓永軍的養殖場位于王茅鎮王茅村白水居民組,這里水質清澈,水草豐茂,為水產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韓永軍的蟹塘引進的是“長江二號”大閘蟹,這種大閘蟹因其肉質鮮美、口感細膩而深受消費者喜愛,在韓永軍的精心照料下,這些大閘蟹在王茅鎮的水域中茁壯成長,成為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綠意掩映下的蟹塘(垣曲融媒供圖)

“去年我這個大閘蟹賣到60塊錢一斤,一斤也就是兩只到三只左右,一只螃蟹能賣到20多塊錢左右,今年增加了兩個池塘,密度也增加了,一個池塘有5000多只。”養殖戶韓永軍說。

韓永軍每天除了給螃蟹精心喂料,還要夜間巡塘,觀察池塘水質及螃蟹生長情況,保證每只大閘蟹都能健康生長。

韓永軍夜間巡塘(垣曲融媒供圖)

與此同時,王茅鎮復興村的馬紅也積極投身于水產養殖業,“靠水吃水”蹚出水中致富路。

“這個就是剛剛撈上來的蝦,現在我們日常就是觀察它,這個蝦現在5公分,再喂兩個多月可以到10公分,咱們就可以出塘了...”養殖戶馬紅說。

從空中俯瞰蝦塘(垣曲融媒供圖)

馬紅的蝦塘位于復興村南側與亳清河相鄰的一處水域,隨著近年來亳清河治理工作的深入,水質得到了顯著提升,為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提供了優質的環境。馬紅深知水質對蝦類生長的重要性,因此他每天都會細心觀察蝦塘的水質變化,確保蝦類在最佳的生長環境中成長。

“要淡化千分之一的鹽度,才可以放蝦苗,它的周期比較短,三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就成長完了。目前咱們這十多畝塘的苗是養了35萬尾,預計下來5000斤左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别B殖戶馬紅說。

南美白對蝦作為市場上頗受歡迎的水產品,以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備受消費者喜愛。馬紅通過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術,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嚴格篩選飼料,采用科學的投喂方式,確保蝦類獲得充足的營養。

馬紅采用科學養殖,確保南美白對蝦獲得充足營養(垣曲融媒供圖)

“這個飼料是南美白對蝦的專用飼料,每個階段用不一樣,現在就是用的0.8mm的,到后期就是用的1.0mm的到1.2mm的。每天勘察這個水的溫度,也是咱們日常工作。水溫保持在每天26°到28°就很正常了,如果水溫低于20°的話,蝦也會死亡,如果高于30°的話,咱們就要調水了!别B殖戶馬紅說。

馬紅對南美白對蝦的養殖管理十分精細,堅持每天觀察記錄蝦塘的水質、溫度、溶氧等關鍵指標,確保蝦塘的環境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同時,不斷學習新的養殖技術,引進先進的養殖設備,提升養殖效率。

做好特色養殖“水”文章,掀起群眾增收致富“浪”。隨著水產養殖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王茅鎮也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計劃引進更多的優質水產品種,豐富水產養殖的品種結構,同時加強技術培訓和宣傳推廣,不斷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形成多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水產養殖新格局。

王茅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婉囡表示,今年以來,王茅鎮堅持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抓手,圍繞縣委“一城一帶五基地”戰略部署,立足亳清河區位優勢,依托王茅獨特水資源優勢,在復興村建成17畝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場,在王茅村白水居民組建成6個大閘蟹養殖池塘。下一步,王茅鎮將積極與組織、涉農、移民等有關部門做好對接,強化土地、資金、政策等全要素保障,進一步對水產養殖產業進行擴大規模和提檔升級,同時做強做大王茅鎮食用菌產業等特優產業,奏響致富“協作曲”,著力打造富有特色的王茅亳清河產業經濟帶,為建設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山城、幸福垣曲”貢獻王茅力量,彰顯王茅擔當。(趙依凡 張煒娓)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