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姨、李阿姨,時間差不多了,我們準備出發吧。”9月18日一早,家住奉賢區拓林鎮的黃阿姨就拉著同村的鄰居坐上了前往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奉賢院區的公交車。
“我們早就想到醫院查一下,市區大醫院去一趟太費勁,又不想麻煩小孩,毛病也不重,就一直拖著。”黃阿姨說,“前兩天聽說和我們一樣情況的周阿姨剛剛去那里看過,很方便,病都快好了。我們就想著一起去看下。”
隨著奉賢區打造婦幼健康高地規劃的不斷推進以及三甲醫院的相繼落地,像黃阿姨這樣開始注重自身健康的人群正逐漸增長。自2022年9月落地奉賢新城以來,國婦嬰奉賢院區立足補民生短板,加強完善郊區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功能的相關定位,聚焦婦產兒醫療領域新技術、新設備的臨床應用,正悄然改變當地及周邊居民的健康習慣。
“組團式”就醫隨到隨診 量質提升醫療輻射能級迎來“新突破”
“說起來也不怕笑話,平常稍微一用力就漏尿,我們幾個都是這種情況。”剛進醫院,黃阿姨幾人就來到門診大廳的導醫臺向分診人員咨詢就診科室。導醫臺工作人員了解了大致情況后,建議前往婦科盆底科就診,并手把手教會她們如何在手機端完成掛號、付費等一系列流程。在前往就診區域的路上,黃阿姨還碰巧遇上了熟人,原來,對方也是來國婦嬰婦科就診的。“太巧了,以前去趟大醫院不容易,能不去就盡量不去,現在醫院就在家門口,碰到不舒服再也不用忍著了。”
自2023年9月至今,國婦嬰奉賢院區共計服務門急診患者逾40萬人次,分娩新生兒近7000人次,較首年分別增長近60%和75%。“首年就診患者中有42.3%、超10萬人次的患者來自奉賢本地;而這一比例在今年下降至34.1%,但人數卻增長至13.6萬人次。”國婦嬰黨委書記、新生兒科專家劉志偉說。他表示,從這些數據的變化可以看出,新院區的優質醫療輻射和虹吸效應已逐步顯現,南部上海婦幼健康衛生服務節點功能也日益凸顯。
截至目前,上海三甲婦產科專科醫院首個新生兒家庭陪護病房、上海首個針對孕產婦人群的睡眠障礙門診、國際醫療部、生殖免疫門診等特色門診、病房也在奉賢院區相繼開設。“從來院就診患者的情況看,相較于市區,當地患者的疾病譜也存在著明顯差異,中晚期疾病占比大、婦科疾病發生率高。”劉志偉坦言,其實很多患者也有很強的健康意識,但此前受限于就診條件的限制。為此,國婦嬰奉賢院區積極開展“區鎮村居”多級聯動協作,將便民就醫點前移至各村鎮、居委,打通各級醫療機構的轉診通路,讓當地居民真正享受到“送上門”的優質醫療服務。
同時,國婦嬰聯合奉賢區、浦東新區、閔行區、徐匯區、金山區、松江區等6區婚檢機構,聚焦罕見病的生育阻斷,為已育有疑似罕見病患兒且有再生育需求的家庭提供免費基因檢測,開展60余次各類公益診療、科普活動,服務受眾近4萬人次。
“策源地”加速技術突破 蓄勢致遠醫學轉化創新啟程“再出發”
自啟用以來,已經有不少醫療新技術、新藥品在奉賢院區啟動研究,并有部分已應用于臨床,為患者送去福祉。國婦嬰院長王玉東介紹,今年9月,國婦嬰作為組長單位主持完成臨床試驗的SUA-I相控陣列聚焦超聲子宮肌瘤治療系統,已成功獲批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第3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并落地徐匯、奉賢兩院區。借助該系統的臨床應用可以為子宮肌瘤患者提供一種全新、高效無創且幾無毒副作用的治療手段,并在前期臨床試驗中獲得了驗證。
與此同時,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婦幼分中心”也于近期在國婦嬰奉賢院區正式揭牌成立。借助中心落地、宋慶齡婦幼健康研究院建設等契機,聚焦婦幼健康領域關鍵科學問題,發揮醫工交叉優勢,為打通“臨床問題—基礎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的婦幼健康轉化醫學創新之路提供了有利條件。
國婦嬰徐匯院區目前正處于大修階段,預計2025年年中,承擔主要門診和醫療功能的主樓宇就將迎來嶄新面貌。作為“一院兩區”“一體兩翼”發展格局的重要環節,徐匯院區將被建設成醫療功能突出的精品院區。屆時,國婦嬰將依托相關兄弟單位和醫聯體單位打造縱貫上海南北、聯結徐匯—奉賢的“婦幼健康軸線”,不斷織密婦幼健康關愛網絡,加速優質婦幼診療服務資源擴展和延伸。
“新院區不僅是醫院物理空間拓展和延伸,更是要在新時代謀劃更宏大的篇章。”王玉東說,未來,國婦嬰將繼續秉持醫院創辦人宋慶齡“全心全意為婦女兒童服務”的理念,著力開展高水平科技醫學創新,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和亞洲醫學中心建設,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為上海乃至全國的婦幼健康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