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記者 龐婷)夏天的內蒙古,天氣總是多變。一場大雨的突然造訪,打破了山野的寧靜,煙霧籠罩下,一排排肉鴨養殖棚舍連綿不斷。雨點打在棚舍的屋頂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內蒙古喀喇沁旗西橋鎮草地梁村的張春山正忙著打理鴨舍,洗棚、消毒,再過幾天,這里將迎來新一批鴨苗。

張春山的養殖小區共有12棟(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3年前,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張春山“加盟”內蒙古九牧合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養殖小區,做起了肉鴨養殖,在近100畝地的養殖場里養殖了17萬只肉鴨。“我們這個養殖小區共12棟,肉鴨年出欄60萬只,行情好的時候每只鴨子凈收入2元多,一年能增收幾十萬元,還能給周邊的老百姓提供就業崗位,讓大家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

“養殖小區的鴨苗、飼料都由九牧合公司統一提供,還有專業的技術人員駐場指導。”張春山告訴記者,現在的養殖工作已經基本實現了全自動化管理,工人只需定時給鴨子上料、打理鴨舍,大大減輕了養殖戶的工作量。

九牧合肉鴨屠宰分割生產線(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喀喇沁旗大力發展鴨產業,通過引進內蒙古連盛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內蒙古錦都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九牧合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形成了一個擁有養殖、孵化、屠宰加工、飼料生產、熟食加工、血制品、冷鏈物流的產業集群,帶動孵化、加工、運輸等行業快速發展,輻射周邊1萬多名群眾增收致富。

但一項新產業的發展往往并非一帆風順。幾年前,九牧合公司總經理劉玉光,還在為種鴨蛋和鴨苗總要在內蒙古和山東兩地遠距離運輸的問題頭疼,為了完善產業鏈布局,劉玉光決定投資建設當地的孵化場。2021年,京蒙幫扶資金送來“及時雨”,投資2000多萬元助力建設肉鴨孵化中心——內蒙古錦都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正在分揀種鴨蛋(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步入生產車間,各種機械化設備的轟鳴聲不絕于耳。一排排種鴨蛋整齊排放,等待著選蛋分級自動化設備和人工的雙重篩選,合格的種蛋會通過移盤機“登上”洗蛋車,送往淋浴間清洗消毒,等待上孵。經過25天的孵化落盤至出雛機,靜待出殼,就完成了由蛋到苗的蛻變。3天后,小鴨子破殼而出,將被送往各大養殖基地飼養。

這座肉鴨孵化中心內配套孵化室、出雛室、蛋庫、洗蛋間等生產用房,采用現代化全自動控制孵化機孵化肉鴨種蛋,能夠自動化控制孵化種蛋所需的溫度、濕度、新鮮空氣等條件,節省人力的同時提高孵化率。該項目的建設徹底解決了多年來內蒙古鴨蛋只能運往山東孵化的問題。

孵化中心剛剛孵化的種鴨苗(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沒有廠房的時候,種蛋要運往800公里外的山東,等到孵出鴨苗后再運回來,不僅運輸成本高,還有疫病傳播的風險。有了京蒙幫扶資金,幫我們把廠房基礎設施建設建起來了,就近就能孵化,為當地養殖戶提供了優質的鴨苗,不用長途運輸,減少了運費,為企業和養殖戶降本增效。”內蒙古錦都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連軍算了一筆賬,“1只種苗從山東運過來運費大概是0.2元,運輸過程中的鴨苗損耗大概在1%到2%。孵化中心建成后,周邊最遠的養殖戶離這也就100多公里,開車1個多小時就能到,每只鴨苗的運費也就4、5分錢,每只能省運費0.1元到0.15元。”

2021年5月,北京市第六批東西部協作內蒙古掛職干部團隊來到內蒙古,推動落實北京市區兩級援助資金19.4億元,實施幫扶項目905個,引導新增落地投產企業97個,引導企業等社會投資36.48億元,共建產業園區51個,援建幫扶車間167個,幫助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01.1億元。

在京蒙幫扶資金支持下建設的肉鴨孵化中心,現在年孵化肉鴨6600余萬羽,帶動當地群眾50余人就業增收。

近年來,在龍頭企業的拉動下,喀喇沁旗現有肉鴨養殖場(小區)65個,存欄數360萬羽,出欄5000萬羽,孵化鴨苗8000萬羽,產蛋1.4億枚,肉鴨屠宰產能5200萬只,綜合產值達到50億元。各類產品遠銷東北、西北、華北、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

編輯:王進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