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備受期待的國產單機游戲巨制《黑神話:悟空》正式上線。首發當日,最多時百萬人同時在線,引爆游戲圈。在這股熱潮中,部分玩家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暈3D”,出現頭暈、嘔吐等癥狀。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劉剛提醒,玩3D游戲發生眩暈是暈動癥的表現,建議出現“暈3D”癥狀時立即停止游戲,不要使用暈車藥等方法強行止暈。
打游戲又暈又吐,可能是“暈3D”
《黑神話:悟空》一經推出便迅速“破圈”,吸引了不僅是核心游戲玩家,眾多休閑玩家和游戲愛好者也紛紛“嘗鮮”。
“九九八十一難,第一難在‘暈3D’。”網友阿卓在社交媒體發帖時說。在游戲發售當日,阿卓玩了不到1個小時,便開始出現惡心、頭暈的癥狀。起初,他以為是自己前一天熬夜,沒休息好導致頭暈,結果阿卓越玩越頭暈,最后不得不停下游戲進行休息。
阿卓的經歷并非個例,近日,有主播在直播玩《黑神話:悟空》時,出現了頭暈不適,甚至嘔吐等“暈3D”癥狀,此事件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關注。“‘暈3D’是真的難受,我也暈。”“喜歡玩游戲的我,唯獨不玩3D游戲,手機屏幕我都暈得不行,更別說在電腦上玩了。”一些網友在跟帖時表示,更有網友提出:“‘暈3D’,吃暈車藥會不會好點呢?”
“暈3D”和暈車暈船類似,都是暈動癥的表現
為何3D游戲會讓人“暈”?劉剛解釋,“暈3D”也稱為3D眩暈癥,又稱為“虛擬現實眩暈癥”或“動態視覺不適”,大多出現在射擊類、動作類等第一人稱視角3D游戲中,玩家會感到眩暈、惡心,有時還會伴隨著頭痛、出汗等癥狀,是一種因視覺與身體感知不一致而導致的生理反應。
3D眩暈癥的根本原因在于感官系統之間的不協調。其實,大多數第一人稱視角的游戲都能引發3D眩暈癥,還有時下大熱的虛擬現實技術(VR)也會引發類似的眩暈反應,只是不同人的反應程度存在差異。
“暈動癥的發生率極高,世界上約有1/3的人群屬于暈動癥易感人群,生活中暈車、暈船、暈飛機等都是暈動癥在作祟。”劉剛介紹,人在日常活動中要靠前庭系統、視覺系統和本體感覺系統,即“平衡三聯”維持身體平衡。
當玩家完全沉浸在3D游戲的世界中,他們的眼睛會持續捕捉到不斷變化的畫面,這使得大腦誤以為身體處于運動狀態。然而,耳朵內的前庭系統并未檢測到任何實際的運動信號,導致大腦的感知發生沖突,從而引起感官不協調。這種不協調可能會導致玩家出現眩暈、惡心甚至嘔吐等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些原因也會造成類似“暈3D”的現象。例如,人們在電腦前久坐,會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從而造成大腦缺氧,引發頭暈、惡心的癥狀。還有耳石癥患者,這類患者頭部位置變化時,可突然出現旋轉性眩暈或頭暈,伴有眼震、惡心及嘔吐,大多反復發作。劉剛建議,市民如果在玩3D游戲時遇到眩暈、惡心的癥狀,切勿大意,應前往醫院排查原因。
“暈3D”應馬上休息 別強撐也不建議吃暈車藥
吃暈車藥對抗“暈3D”,有沒有效果呢?“效果肯定有,但不建議以此方式減輕暈動癥。”劉剛表示,常用的暈車藥,一般是口服制劑和(或)貼劑,1天內可多次使用,但不能超過3次。因這類藥有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應,從事機動車駕駛、高空作業、高危職業的人群均不適用。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婦、兒童、老人需慎用,患有青光眼、哮喘、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者禁用。
有些網友提出,自己以前暈車,多坐車就不暈了,或許“暈3D”也可以靠練習來克服。“乘坐交通工具確實有助于緩解暈車癥狀,這是由于頻繁處于此類環境中,大腦會逐漸建立起一種代償機制,從而有助于減輕暈車的不適。”劉剛說,但游戲的視覺刺激較為紛雜,可以稱其為“不良刺激”,不建議靠“練習”來緩解眩暈。
劉剛建議市民在玩3D游戲時,如果出現眩暈的癥狀,應立即停止,不要硬撐,當眩暈感完全消失后,再起身離開座位,以免出現意外。
即便未感到眩暈,連續玩3D游戲超過半小時,也應適時休息。長時間沉浸在游戲世界中,可能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傷害,引發眩暈等不適癥狀,并可能導致注意力和認知能力下降,從而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特別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長時間玩游戲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甚至出現腦出血等嚴重后果。
因此,劉剛建議,在玩游戲時,應在短暫休息后起身進行適量運動、活動身體,并適當補充飲食。這些措施有助于預防血管性健康風險,例如防止血栓的形成。
針對暈動癥和電子(視覺)暈動癥較為嚴重的患者,劉剛建議他們前往醫院,通過前庭康復治療來減輕癥狀。據他介紹,前庭康復治療是一種物理療法,旨在為康復患者量身定制專業化的訓練方案。其原理是借助人體的生物本能,通過輕微的誘暈刺激,激發患者的抗暈能力。
訓練方案涵蓋了多種練習,包括視覺追蹤等視覺協調練習,頭部運動及跟蹤練習,站立練習,原地肢體擺動練習,以及頭部運動下的行走練習等。
關注精彩內容